可以吃的里(Edible Village)

2022-08-17

食農教育 / 永續循環 / 安心樂活。

透過與地主協商,將閒置的農地做為樂齡里民農園、閒置的建地作為里民花園,同時把公園、路邊的花台種植一些可食用的香草,在不影響人車通行的情況下提供透天戶或社區大樓花台,讓住戶認養種植可食用性的植物,如此整個里不只是散步、看風景的作用,更能因為這些香草、蔬果可以食用,而產生人與社區的互動性。

為什麼要做?

研究顯示當綠地面積小於30%會使人們產生焦慮而想要逃離城市(2003,天下雜誌),由此可見綠地對於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是多麼重要的,福德里內綠地面積比例一定有達標,但是我希望不僅是視覺上給予居民的舒緩,更希望的是能夠讓居民與社區能夠擁有更高的互動性。「可以吃的里」就是增加互動性的方式之一,讓美化植栽不只能夠賞心悅目,更能被採食食用、近距離聞香等。

我要怎麼做?

這分成三部分
  1. 樂齡里民農園:將農地租用或借用並規劃成里民農園,讓家家戶戶可以種植自家所愛吃、所需要的農作物,達成「產地直送餐桌」的在地飲食習慣。
  2. 里民花園:將尚未規劃建設的建地撒上大波斯菊或油菜花等綠肥作物種子,等待開花後,因為數大便是美,可以吸引居民甚至是外地遊客前往拍照打卡。
  3. 街邊綠植計畫
  • 公有設施:公園或是公有建築中的花台(排除地植造景)種植可食用植物,讓路過的居民都可以適量的摘取。
  • 社區大樓:可以申請綠美化社區公共空間所需的花台,在花台種植可食用植物,由社區自行養護,讓路過的居民都可以適量的摘取。
  • 透天戶:可以申請綠美化自家門口所需的花台,在花台種植可食用植物,並由住戶自行養護,讓路過的居民都可以適量的摘取。


有什麼效益?

  1. 增加里內綠地面積
  2. 樂齡里民農園增加居民對於在地飲食的認知,進而了解低碳足跡的飲食方式。
  3. 樂齡里民農園生產作物可以成為弱勢家庭加菜來源。
  4. 里民花園吸引外地觀光客人潮。
  5. 里民花園增加市容美觀。
  6. 里民花園可以讓地主不用定期清理雜草。
  7. 里內多種植香草植物,有助身心健康,因為香草植物利用可以很廣泛如:純露萃取、煮飯入菜、芳療。
  8. 粗放式種植街邊可食用綠植,減少化學肥料、農藥的使用,讓里民吃得更安心。
© 2022 彼得.米勒,商業顧問學集奇市 管則定且 子而 長星頭四象 致沒一就 求歌起議處生 是去獨大話約人 百。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10461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