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里民農園

2022-07-25

食農教育 / 永續循環 / 安心樂活。

透過與地主協商,將閒置的農地做為市民農園。透過【妥善管理】及【公益規劃】,由樂齡里民農園作為整個里內弱勢照顧體系的補給站。

樂齡里民農園示意圖(以30m * 30m 大小為例)
樂齡里民農園示意圖(以30m * 30m 大小為例)
  • 綠底:作物種植區域(預計2 m * 12 m):自行購買想種植的作物,並預留一小區種植公益作物
  • 灰底:過道(預計0.3 m * 12 m)、(預計2.4 m * 21 m)
  • 淺黃底:忌避作物種植區(預計0.6 m * 12 m):種植一些香草植物作為病蟲害的阻隔防止擴散。
  • 咖啡底:工具間(預計5 m * 8 m):收納肥料、農具。
  • 淺藍底:水塔(預計直徑 1.4 m),作為澆灌用水。
  • 黃底黑點:蜂箱,飼養蜜蜂生產福德里內的蜂蜜。
  • 墨綠底:獨居蜂牆:吸引獨居蜂築巢,用來作為生物防治,讓獨居蜂捕捉田間害蟲。

為什麼要做?

福德里是農田與城市住宅的結合,現代人(包括大人小孩)對於食材本身的取得來源絕大多數是賣場超市,這讓人們對於「食物」本身的認知會是斷裂的、片段的。所以食農教育就很重要!
食農教育目的是透過四種方式把人與食物人與農業人與土地做結合,進而延伸到人與環境的結合。

  1. 親手做:讓人們透過實際動手栽種、花時間照顧作物,從中了解食物的來源、成長的過程以及它們是多麼地得來不易。
  2. 親眼看:透過觀察田間生態,了解到友善的種植方式不僅能夠吃得安心,也能對我們的環境有正面的影響。
  3. 親口嘗:因為自家栽培減少農藥的使用,讓人們可以在田間就享用自己的收穫,加深對新鮮、少加工、在地食材的認知。
  4. 親耳聽:搭配食農教育的課程、活動,讓孩子們理解到選擇不同栽培方式、產地的農產品,與碳排放、生物多樣性彼此之間都是緊密扣合。


樂齡里民農園,就是一個八擴地區的食農教育場域。它是親子互動、鄰里聯絡的地方,也是家戶的糧倉,也是多樣化生態系的基地,更是周遭八德、瑞豐、廣興、僑愛國小的食農教育戶外教室。一旦完成,這能夠兼顧兒童教育鄰里活絡生態保護


我要怎麼做?

  1. 徵詢地主同意,或租或借用。(預計成立三處,溪濱公園附近、興豐路2巷附近、社宅一附近)
  2. 開放里民認養栽培區(將採用付費制以維持里民農園運作)。
  3. 整地翻土,挑出田中石塊、做好
  4. 牽水牽電
  5. 管理

管理:

  • 免費整地翻土:每兩年將土塊打鬆、拌入有機質,增加土壤通氣及有機質含量,如此作物才能生長得更好。
  • 免費化學檢測:每兩年將土壤、澆灌用水、有機肥送去研究機構檢驗確保種植出來的作物是安全的。
  • 完善澆灌用水:安排好自來水或是灌溉溝渠的水源,讓澆灌更加方便。若復地允許,增加雨水收集系統,將水資源充分利用。
  • 免費提供液肥:利用市場淘汰果菜製作酵素作為液肥,並提供給里民。
  • 免費提供公益種苗:每個會員需要預留公益種苗空間,種植當季蔬果作為食物銀行糧食來源。
  • 免費田間管理師諮詢:每季安排田間管理師健檢。
  • 堆肥:收集附近大樓生熟廚餘混合環保志工、水巡隊打掃所得的枯枝落葉製作成堆肥。

活動:

  • 假日小農/二手市集:大家將自家不需要的二手物或是在里民農園種植的作物拿出來交換或是販售,也可以交由里辦公室的攤位處理。以此達到資源最大化的利用並且促進里民的參與。
  • 食農教育假日課程:與教育團體合作規劃食農教育課程,讓八擴地區居民假日多了一個寓教於樂的選擇。
  • 農村體驗營:與大學志工社團合作舉辦,帶著城市小孩了解農耕生活體驗插秧、收割及控窯等傳統農家趣味。不僅能讓孩子了解農業生活,更能增加里內孩子間的互動。

有什麼效益?

  1. 活絡社區:透過假日小農/二手市集,每季沿溪濱公園舉辦一次。可以成為福德里特色增加觀光人潮促進鄰里住戶互動增加社區凝聚力
  2. 弱勢照顧:公益種苗成為食物銀行關懷據點的食物來源。
  3. 環境維護:地主不用定期清理雜草,減少蚊蟲蛇滋生及民眾亂丟垃圾到雜草叢的問題。透過堆肥、雨水回收系統達成資源永續循環
  4. 教育場域:提供八擴地區中小學食農教育戶外教室
  5. 健康關懷:里民吃得安心、透過作物種植培養成就感提升心靈富足
© 2022 彼得.米勒,商業顧問學集奇市 管則定且 子而 長星頭四象 致沒一就 求歌起議處生 是去獨大話約人 百。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10461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